佛法修行与夫妻情 夫妻情爱是个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第一大事,也是佛法修行求证自身本如佛性所面对的第一大障碍。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人是由于淫心没断才相互纠缠于六道之中不能超越,也就是不能脱离六道的束缚而入圣道。圣道的最初果位是阿罗汉,其次是菩萨,最后才是看破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归于众生一体、天人一体的本来面目中,这就是佛法修行的最高境界——佛。 修行篇 2021年03月11日 0 点赞 1761 浏览 追求利润的是与非 经济活动是人生游戏的主要内容,经济活动的愿望就是追求利润,从佛法的角度讲就是演绎自己的福德,是将自己灵魂中的道德财富向人世间演绎,演变成社会上人们看得见的财富、名望、地位和权势等等,这些都是为自己的肉身躯壳服务的,当肉身躯壳衰败和消失后,这些都要抛到世上,再也带不去了,但是道德财富的亏空造成灵魂轮回的下堕,再来做人的机会没有了。 修行篇 2021年03月11日 0 点赞 1254 浏览 科学是神圣的事业 科学之所以称为是神圣的事业,就是因为他产生的动机就是探索生命和宇宙之谜,这与佛法修行的动机是完全一样的,所以称之为神圣的事业。 修行篇 2021年03月15日 0 点赞 1353 浏览 人生是一场游戏 从佛法的角度讲,所谓的人生就是一次演绎生、老、病、死的完整历程,是我们永恒灵魂生命的又一次生死关口的挣扎,至于挣扎出什么样的结果就不得而知了。人们只是迷误其中,自以为是漫长的人生路,如果证出自身的本如佛性,就会清楚地看到,这仅是短暂的南柯一梦。在这以前不知已经经历了多少这样的梦,以后也是一次次无止境地做下去,仅这次的好与坏又有什么用呢? 修行篇 2021年03月15日 0 点赞 1286 浏览 什么是令人满意的生活 生活是什么?是人们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繁衍而进行的一系列社会行为的总和。对于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个人的道德素质、精神修养有着直接的联系。具有不同的道德素质、不同的精神修养,对于生活满意度的期望值也会完全不同,人们往往将与自己期望值相应的生活状态称为满意的生活。由于世人的道德素质各不相同,精神境界水平各不相同,与其对应生活满 修行篇 2021年03月15日 0 点赞 1266 浏览 谁是与命运抗争的强者 人生实际上就是一次生死关上的匆匆过客,生死之间的间隔就是我们的人生,虽然我们迷误其中以为很长,其实与我们永恒的精神灵魂来讲,仅是短短的一刹那,只要是没有证出自己本来面目的人,就是以这种生生死死的方式挣扎到现在。我们古人形容没有这种清醒头脑而胡作非为的人是“在望乡台上打筋斗、不觉死的鬼”。如果用这样的话来形容末法时代的人们,实在是太贴切了。< 修行篇 2021年03月03日 0 点赞 1255 浏览 念佛利益 念佛是佛法修行净土宗的内容,做法十分简单,但却难以让人相信,也难以让人身体力行,无论人们信与不信,是何种信仰甚至是有无信仰,只要是依法而行,都会有现实的积极利益,小则养生,大则治病,保佑平安和改变命运等等。 修行篇 2021年03月29日 0 点赞 1287 浏览 关于消业 我们都是带业而来,这个业就是我们累世以来以及当前所造成的宿债关系,表现在现实中,就是人与人的宿债关系,人与自然的宿债关系,自己灵魂与自己身体的宿债关系,所谓的消业就是让我们接受来自这三方面的磨难,将来自这三方面的宿债偿还结清。 修行篇 2021年03月29日 2 点赞 1711 浏览 关于开悟 悟是什么?是觉悟,是明白,是智慧。开悟是开始觉悟,开始明白,是智慧增长、跨越、升华。我们都需要开悟,因为我们都是处于情迷中,就是将自己的情怀局限在不同的范围中。范围最小的极端是将自己的情怀局限在自己周边极小的范围,比如仅是自己的儿女夫妻,甚至一到关键时刻,连自己的父母、夫妻儿女都不顾,只求自己合适。再大一些的是亲朋、同事、乡邻、民族、国家。 修行篇 2021年03月29日 0 点赞 1291 浏览 出偏与着魔 没有没犯过错误的人,所以人人都要随时自省地修行自己,否则就会越来越糟。修行人同样如此,而且还是要更加勤奋,因为在修行上一旦出现了错误,就是精神层面上的,不仅难以发现,还很难改正。世人们犯了错误,就好比是大树的枝叶发生了病变,很容易发现,也很容易治疗,是打药还是剪枝就很容易地解决了,而精神上发生了问题就好比是大树的根部出现病变了,不仅不容易 修行篇 2021年03月19日 0 点赞 1283 浏览 « 12345 » 返回顶部
追求利润的是与非 经济活动是人生游戏的主要内容,经济活动的愿望就是追求利润,从佛法的角度讲就是演绎自己的福德,是将自己灵魂中的道德财富向人世间演绎,演变成社会上人们看得见的财富、名望、地位和权势等等,这些都是为自己的肉身躯壳服务的,当肉身躯壳衰败和消失后,这些都要抛到世上,再也带不去了,但是道德财富的亏空造成灵魂轮回的下堕,再来做人的机会没有了。 修行篇 2021年03月11日 0 点赞 1254 浏览 科学是神圣的事业 科学之所以称为是神圣的事业,就是因为他产生的动机就是探索生命和宇宙之谜,这与佛法修行的动机是完全一样的,所以称之为神圣的事业。 修行篇 2021年03月15日 0 点赞 1353 浏览 人生是一场游戏 从佛法的角度讲,所谓的人生就是一次演绎生、老、病、死的完整历程,是我们永恒灵魂生命的又一次生死关口的挣扎,至于挣扎出什么样的结果就不得而知了。人们只是迷误其中,自以为是漫长的人生路,如果证出自身的本如佛性,就会清楚地看到,这仅是短暂的南柯一梦。在这以前不知已经经历了多少这样的梦,以后也是一次次无止境地做下去,仅这次的好与坏又有什么用呢? 修行篇 2021年03月15日 0 点赞 1286 浏览 什么是令人满意的生活 生活是什么?是人们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繁衍而进行的一系列社会行为的总和。对于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个人的道德素质、精神修养有着直接的联系。具有不同的道德素质、不同的精神修养,对于生活满意度的期望值也会完全不同,人们往往将与自己期望值相应的生活状态称为满意的生活。由于世人的道德素质各不相同,精神境界水平各不相同,与其对应生活满 修行篇 2021年03月15日 0 点赞 1266 浏览 谁是与命运抗争的强者 人生实际上就是一次生死关上的匆匆过客,生死之间的间隔就是我们的人生,虽然我们迷误其中以为很长,其实与我们永恒的精神灵魂来讲,仅是短短的一刹那,只要是没有证出自己本来面目的人,就是以这种生生死死的方式挣扎到现在。我们古人形容没有这种清醒头脑而胡作非为的人是“在望乡台上打筋斗、不觉死的鬼”。如果用这样的话来形容末法时代的人们,实在是太贴切了。< 修行篇 2021年03月03日 0 点赞 1255 浏览 念佛利益 念佛是佛法修行净土宗的内容,做法十分简单,但却难以让人相信,也难以让人身体力行,无论人们信与不信,是何种信仰甚至是有无信仰,只要是依法而行,都会有现实的积极利益,小则养生,大则治病,保佑平安和改变命运等等。 修行篇 2021年03月29日 0 点赞 1287 浏览 关于消业 我们都是带业而来,这个业就是我们累世以来以及当前所造成的宿债关系,表现在现实中,就是人与人的宿债关系,人与自然的宿债关系,自己灵魂与自己身体的宿债关系,所谓的消业就是让我们接受来自这三方面的磨难,将来自这三方面的宿债偿还结清。 修行篇 2021年03月29日 2 点赞 1711 浏览 关于开悟 悟是什么?是觉悟,是明白,是智慧。开悟是开始觉悟,开始明白,是智慧增长、跨越、升华。我们都需要开悟,因为我们都是处于情迷中,就是将自己的情怀局限在不同的范围中。范围最小的极端是将自己的情怀局限在自己周边极小的范围,比如仅是自己的儿女夫妻,甚至一到关键时刻,连自己的父母、夫妻儿女都不顾,只求自己合适。再大一些的是亲朋、同事、乡邻、民族、国家。 修行篇 2021年03月29日 0 点赞 1291 浏览 出偏与着魔 没有没犯过错误的人,所以人人都要随时自省地修行自己,否则就会越来越糟。修行人同样如此,而且还是要更加勤奋,因为在修行上一旦出现了错误,就是精神层面上的,不仅难以发现,还很难改正。世人们犯了错误,就好比是大树的枝叶发生了病变,很容易发现,也很容易治疗,是打药还是剪枝就很容易地解决了,而精神上发生了问题就好比是大树的根部出现病变了,不仅不容易 修行篇 2021年03月19日 0 点赞 1283 浏览 « 12345 »
科学是神圣的事业 科学之所以称为是神圣的事业,就是因为他产生的动机就是探索生命和宇宙之谜,这与佛法修行的动机是完全一样的,所以称之为神圣的事业。 修行篇 2021年03月15日 0 点赞 1353 浏览 人生是一场游戏 从佛法的角度讲,所谓的人生就是一次演绎生、老、病、死的完整历程,是我们永恒灵魂生命的又一次生死关口的挣扎,至于挣扎出什么样的结果就不得而知了。人们只是迷误其中,自以为是漫长的人生路,如果证出自身的本如佛性,就会清楚地看到,这仅是短暂的南柯一梦。在这以前不知已经经历了多少这样的梦,以后也是一次次无止境地做下去,仅这次的好与坏又有什么用呢? 修行篇 2021年03月15日 0 点赞 1286 浏览 什么是令人满意的生活 生活是什么?是人们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繁衍而进行的一系列社会行为的总和。对于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个人的道德素质、精神修养有着直接的联系。具有不同的道德素质、不同的精神修养,对于生活满意度的期望值也会完全不同,人们往往将与自己期望值相应的生活状态称为满意的生活。由于世人的道德素质各不相同,精神境界水平各不相同,与其对应生活满 修行篇 2021年03月15日 0 点赞 1266 浏览 谁是与命运抗争的强者 人生实际上就是一次生死关上的匆匆过客,生死之间的间隔就是我们的人生,虽然我们迷误其中以为很长,其实与我们永恒的精神灵魂来讲,仅是短短的一刹那,只要是没有证出自己本来面目的人,就是以这种生生死死的方式挣扎到现在。我们古人形容没有这种清醒头脑而胡作非为的人是“在望乡台上打筋斗、不觉死的鬼”。如果用这样的话来形容末法时代的人们,实在是太贴切了。< 修行篇 2021年03月03日 0 点赞 1255 浏览 念佛利益 念佛是佛法修行净土宗的内容,做法十分简单,但却难以让人相信,也难以让人身体力行,无论人们信与不信,是何种信仰甚至是有无信仰,只要是依法而行,都会有现实的积极利益,小则养生,大则治病,保佑平安和改变命运等等。 修行篇 2021年03月29日 0 点赞 1287 浏览 关于消业 我们都是带业而来,这个业就是我们累世以来以及当前所造成的宿债关系,表现在现实中,就是人与人的宿债关系,人与自然的宿债关系,自己灵魂与自己身体的宿债关系,所谓的消业就是让我们接受来自这三方面的磨难,将来自这三方面的宿债偿还结清。 修行篇 2021年03月29日 2 点赞 1711 浏览 关于开悟 悟是什么?是觉悟,是明白,是智慧。开悟是开始觉悟,开始明白,是智慧增长、跨越、升华。我们都需要开悟,因为我们都是处于情迷中,就是将自己的情怀局限在不同的范围中。范围最小的极端是将自己的情怀局限在自己周边极小的范围,比如仅是自己的儿女夫妻,甚至一到关键时刻,连自己的父母、夫妻儿女都不顾,只求自己合适。再大一些的是亲朋、同事、乡邻、民族、国家。 修行篇 2021年03月29日 0 点赞 1291 浏览 出偏与着魔 没有没犯过错误的人,所以人人都要随时自省地修行自己,否则就会越来越糟。修行人同样如此,而且还是要更加勤奋,因为在修行上一旦出现了错误,就是精神层面上的,不仅难以发现,还很难改正。世人们犯了错误,就好比是大树的枝叶发生了病变,很容易发现,也很容易治疗,是打药还是剪枝就很容易地解决了,而精神上发生了问题就好比是大树的根部出现病变了,不仅不容易 修行篇 2021年03月19日 0 点赞 1283 浏览 « 12345 »
人生是一场游戏 从佛法的角度讲,所谓的人生就是一次演绎生、老、病、死的完整历程,是我们永恒灵魂生命的又一次生死关口的挣扎,至于挣扎出什么样的结果就不得而知了。人们只是迷误其中,自以为是漫长的人生路,如果证出自身的本如佛性,就会清楚地看到,这仅是短暂的南柯一梦。在这以前不知已经经历了多少这样的梦,以后也是一次次无止境地做下去,仅这次的好与坏又有什么用呢? 修行篇 2021年03月15日 0 点赞 1286 浏览
什么是令人满意的生活 生活是什么?是人们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繁衍而进行的一系列社会行为的总和。对于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个人的道德素质、精神修养有着直接的联系。具有不同的道德素质、不同的精神修养,对于生活满意度的期望值也会完全不同,人们往往将与自己期望值相应的生活状态称为满意的生活。由于世人的道德素质各不相同,精神境界水平各不相同,与其对应生活满 修行篇 2021年03月15日 0 点赞 1266 浏览
谁是与命运抗争的强者 人生实际上就是一次生死关上的匆匆过客,生死之间的间隔就是我们的人生,虽然我们迷误其中以为很长,其实与我们永恒的精神灵魂来讲,仅是短短的一刹那,只要是没有证出自己本来面目的人,就是以这种生生死死的方式挣扎到现在。我们古人形容没有这种清醒头脑而胡作非为的人是“在望乡台上打筋斗、不觉死的鬼”。如果用这样的话来形容末法时代的人们,实在是太贴切了。< 修行篇 2021年03月03日 0 点赞 1255 浏览
念佛利益 念佛是佛法修行净土宗的内容,做法十分简单,但却难以让人相信,也难以让人身体力行,无论人们信与不信,是何种信仰甚至是有无信仰,只要是依法而行,都会有现实的积极利益,小则养生,大则治病,保佑平安和改变命运等等。 修行篇 2021年03月29日 0 点赞 1287 浏览 关于消业 我们都是带业而来,这个业就是我们累世以来以及当前所造成的宿债关系,表现在现实中,就是人与人的宿债关系,人与自然的宿债关系,自己灵魂与自己身体的宿债关系,所谓的消业就是让我们接受来自这三方面的磨难,将来自这三方面的宿债偿还结清。 修行篇 2021年03月29日 2 点赞 1711 浏览 关于开悟 悟是什么?是觉悟,是明白,是智慧。开悟是开始觉悟,开始明白,是智慧增长、跨越、升华。我们都需要开悟,因为我们都是处于情迷中,就是将自己的情怀局限在不同的范围中。范围最小的极端是将自己的情怀局限在自己周边极小的范围,比如仅是自己的儿女夫妻,甚至一到关键时刻,连自己的父母、夫妻儿女都不顾,只求自己合适。再大一些的是亲朋、同事、乡邻、民族、国家。 修行篇 2021年03月29日 0 点赞 1291 浏览 出偏与着魔 没有没犯过错误的人,所以人人都要随时自省地修行自己,否则就会越来越糟。修行人同样如此,而且还是要更加勤奋,因为在修行上一旦出现了错误,就是精神层面上的,不仅难以发现,还很难改正。世人们犯了错误,就好比是大树的枝叶发生了病变,很容易发现,也很容易治疗,是打药还是剪枝就很容易地解决了,而精神上发生了问题就好比是大树的根部出现病变了,不仅不容易 修行篇 2021年03月19日 0 点赞 1283 浏览 « 12345 »
关于消业 我们都是带业而来,这个业就是我们累世以来以及当前所造成的宿债关系,表现在现实中,就是人与人的宿债关系,人与自然的宿债关系,自己灵魂与自己身体的宿债关系,所谓的消业就是让我们接受来自这三方面的磨难,将来自这三方面的宿债偿还结清。 修行篇 2021年03月29日 2 点赞 1711 浏览 关于开悟 悟是什么?是觉悟,是明白,是智慧。开悟是开始觉悟,开始明白,是智慧增长、跨越、升华。我们都需要开悟,因为我们都是处于情迷中,就是将自己的情怀局限在不同的范围中。范围最小的极端是将自己的情怀局限在自己周边极小的范围,比如仅是自己的儿女夫妻,甚至一到关键时刻,连自己的父母、夫妻儿女都不顾,只求自己合适。再大一些的是亲朋、同事、乡邻、民族、国家。 修行篇 2021年03月29日 0 点赞 1291 浏览 出偏与着魔 没有没犯过错误的人,所以人人都要随时自省地修行自己,否则就会越来越糟。修行人同样如此,而且还是要更加勤奋,因为在修行上一旦出现了错误,就是精神层面上的,不仅难以发现,还很难改正。世人们犯了错误,就好比是大树的枝叶发生了病变,很容易发现,也很容易治疗,是打药还是剪枝就很容易地解决了,而精神上发生了问题就好比是大树的根部出现病变了,不仅不容易 修行篇 2021年03月19日 0 点赞 1283 浏览 « 12345 »
关于开悟 悟是什么?是觉悟,是明白,是智慧。开悟是开始觉悟,开始明白,是智慧增长、跨越、升华。我们都需要开悟,因为我们都是处于情迷中,就是将自己的情怀局限在不同的范围中。范围最小的极端是将自己的情怀局限在自己周边极小的范围,比如仅是自己的儿女夫妻,甚至一到关键时刻,连自己的父母、夫妻儿女都不顾,只求自己合适。再大一些的是亲朋、同事、乡邻、民族、国家。 修行篇 2021年03月29日 0 点赞 1291 浏览
出偏与着魔 没有没犯过错误的人,所以人人都要随时自省地修行自己,否则就会越来越糟。修行人同样如此,而且还是要更加勤奋,因为在修行上一旦出现了错误,就是精神层面上的,不仅难以发现,还很难改正。世人们犯了错误,就好比是大树的枝叶发生了病变,很容易发现,也很容易治疗,是打药还是剪枝就很容易地解决了,而精神上发生了问题就好比是大树的根部出现病变了,不仅不容易 修行篇 2021年03月19日 0 点赞 128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