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伟大科学家马克斯-普朗克奋斗一生所得出的宇宙结论:我对原子的研究最后的结论是,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是由快速振动的量子组成,他进而剖析说,所有物质都是来源于一股令原子运动和维持紧密一体的力量,我们必需认定这个力量的背后是意识和心智,心识是一切物质的基础,世界上没有物质,只有心的振动,觉性的频率。此外还有科学泰斗爱因斯坦,宇宙科学前沿科学家霍金等等,都有同样的科学结论。科学发展到了现在阶段,似乎到了物质研究的尽头,开始接触到周虚空遍法界的更大范围,至此,所有对于物质的研究都迷失了方向,不得不重新审视佛法说教,佛教中讲,虚空为同、世界为异。现在科学已经意识到虚空不是人们以前所认识的什么也没有,而是万物生成之母,虚空就好比是无尽的能量世界,是能量转变为物质,物质是从因果之源驱动而来,因果之源又从何而来,是从我们每个众生灵的妄念驱动而来

​如何认识我们自己,绝大部分人都是将自己的肉身躯壳当成了本质的自己,为他而生,为他而死,就是到了死的时候,还要拼命地挣扎,为了活命,任凭医生的切割摆布,耗尽了家财,熬尽了精气,最后还是撒手而去,岂不知自己就要解脱躯壳禁锢之苦了,即将开始新的人生了,自己怎么就不明白呢,旧的不去,新的怎么会来呢。我们先辈常讲,人怕死,鬼怕投生,岂不知,这个怕是从将死时就已经开始了,是人们不认识才会怕,如果认识生死的真相,怕自然就没有了。如何才能明白,这就是唯独佛法修行才能解决的问题了。

佛教中讲,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没有生死的,这个本来面目就是虚空之同,是一个与周虚空遍法界大中现小、小中现大的即独立又统一的全息关系的能量体,就是由于自己的妄念执着而从虚空之同中游离了出来而成了独立的个体,结果是轮回于六道之中不能自拔。佛教就是教导人们将妄念执着消除干净而证出自身的本来佛性,这就是佛。

我们所能见到的宇宙世界是由虚空一同之性和物质分别之相互相包容的整体。虚空是以永恒不变的姿态表现着宇宙之性,也就是佛法中所讲的本如佛性。物质是由虚空之无中所生之相,这点,现代科学已经得到了完全的证实。相是无尽变化的,这才生出我们所能见到的一切。我们的身体同样也是宇宙物质和合而成的物质组合体,与宇宙世界同样也是大中现小、小中现大,即独立又统一的全息关系,我们即有由物质组成之外相,也有内在的宇宙之性。相是有生有灭的,就是生、老、病、死,而我们内在的本如自性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因为我们的本如自性与宇宙之性本来就是一个,这就好比是科学中所讲的电磁场一样,虽然任何电器都具有电磁场,我们的身体也有电磁场,其实所有的电磁场本来就是一个,宇宙是大无边际、无始无终地永远不会灭亡,我们也永远不会消失。

佛教中将众生分为十个法界,但从我们的角度可以将众生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能见到的有相生命,就是有物质组合的身相,如我们见到的动物、微生物及靠仪器能见到的细菌病毒等等。另一类是我们不能见到的处于幽冥界的众生,如处于天道、鬼道、地狱道及佛国圣道的众生们,这幽冥界的众生遍布于所有宇宙虚空之中,要远比我们能见到的地球有相生命多得多。虽然我们看不到他们的身相,却常常通过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变相地体现着它们的存在。他们由于没有身体躯壳的拖累,能示现的能量要比我们大得多。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人们才意识到,虚空不仅不能理解成什么也没有的虚无空间,而是内中蕴藏了无尽的能量,我们所能见到的物质世界仅占其中极小的一部分,物质都是从虚空中演变而来的,虚空是物质生成之母。进而延伸到生命世界,同样有有相和无相的现界和幽冥界两部分组成,我们就是这无尽生命中的一员。我们的本来面目也是无相而永恒的,是自己的业力造就了我们沉重的有相躯壳,将我们永恒不变并具有五通神力的本来自己禁锢其中。终生为这个躯壳利益奔忙的人就是世俗凡夫,而为内在本来自己利益奔忙的人就是修行人。大部分人都是在为禁锢自己的躯壳服务,甚至是造业来毁坏真正的自己。

我们本来的自己是永恒的,永远不会消失。永恒是指没有生老病死的变化和没有任何残缺的完整一如形象。少年、幼儿之所以有反叛行为,就是因为他们本来的自己是与我们一样的,所以才不服而生反叛。智障的老年人之所以不听家人的劝告而出走,就是因为他们本来的自己并没有老,还与我们一样才不服老。有些弱智之人,明明他们说话不利索,却还要流着口水,扭曲着五观,费劲地与我们争辩,就是因为他们本来的自己与我们完全是一样的,只是他们的身体不如意而已。醉汉之所以不服,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醉,本来的自己没有醉,所以才不服逞强。被重病折磨不能活动之人之所以要与疾病挣扎,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有病,其本来的自己没有生病的缘故,他不服,所以才要挣扎。当我们与自己的宠物对视时,感觉它们似乎懂得我们的感情,为什么,就是它们内在的灵魂与我们是完全一样的,只是钻进了动物躯壳,受着生理的局限不能自如而已。

当我们见到一个残疾人时,要明白,他的身体虽然残疾了,但他的内在自性还是完整的,这些,他会在虚幻中、在睡梦中深深地感悟出来。尤其是在他们临命终时,在他们咽气经过一段的黑暗朦胧之后,他会感觉到自己并没有死,还会发现,自己的一切残缺都不复存在了,眼更明、耳更聪、口齿灵活、残缺的身躯还是完整的一个。对于处于生死边缘的受疾病折磨的病人来讲,当他们昏厥后,什么痛苦也没有了,非常的舒服,照此看来,死亡确实是一种解脱。但是,一切都是由缘而来,由缘而去,如果自己以不正常的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求解脱身躯的痛苦和烦恼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身体的折磨都是由自己的业力而来,自杀解脱的实质是赖账和不负责任的逃避,不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给自己造成了更重的杀业,由此在死后的弥留期间不断地重复演绎这段自杀历程和感受这段痛苦,由此在很长的时间内不能超脱投生,不仅如此,由于他的轮回中潜在了这段经历痕迹,在以后的极其难得的人生轮回中,极有可能重复同样的死法,实在的是太可怜了。

我们由何而来,是由执著而来,执著于有而生万物,执著于情而成胎。就是这个顽固的执著才生出了我们的坎坷人生和情缘纠缠及是是非非。又是由于执著而造业,造业的结果就是生生死死地受轮回折磨,如果能悟出这其中的真谛,并努力弃恶向善地修行自己,最后证出自性与宇宙本来一体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入了佛法修行的证圣之路,最后会功德圆满地证出自性中本来佛性而成佛,这样的人就是圣人。命运对于圣人没有意义,因为他们明白了生命永恒的本质。对于那些执迷不悟,仍然还是执著于自己的身相,不断为其享受而忙碌之人就是凡夫了,凡夫只能是依自己造下的命运程序混时光,无论其世俗事业的大小都是如此,因为他们还不明白生命的永恒本质。还有极少数完全是为自己的利益而造恶业之人,命运对于这些人来说也是失去了意义,因为他们在拼命地摆脱命运的轨迹,不是让自己向上升腾,而是拼命尽快地往地狱里钻,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生命永恒的本质,就是认为人死如灯灭,岂不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善恶业力如影随形地永远伴随着我们,因为我们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社会上致力于自我人性圆满的人,都是善良人,都是成圣之材,最终都会证出自性的本来面目而成佛,所以才说,他们都是圣人。圣人所行都是圣事,其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及一言一行都属于圣事,都有无量的功德,都会增加自性的道德积累和提高自性的精神境界水平。而世俗凡夫因为没有证圣的动机,都是依世俗的外相来维护自己的肉身生存利益,那么,他的事业做得再大、再辉煌也是凡人俗事,不但对永恒自性没有任何帮助,只会损失自性的道德积累,甚至还会堕落自性的精神境界水平。有一些英雄将士,开国元勋,就是因为杀业太重,造成老年在无尽的恐惧中度日,这些人虽然一生辉煌显赫,但在命终时的自性走向却不容乐观。人们所谓的天目如电,不是天看到我们做了什么,实在是自性与天之佛性本是一体的,自己昧着良心做了什么,自己都知道,天自然也就知道了。不是天惩罚自己,更不是教主、上帝惩罚自己,完全是自性中的佛性因果规律折磨自己。

我们的本如自性是永恒的,永远不会消失。在人命终时,首先是被疾病折磨的痛苦不堪,继而就是呼吸困难生不如死,而后便是一片黑暗,一切都将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是睡着了一样地什么感觉也没有了,再往后便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死亡沉寂后又发现自己并没有死,而且还是无比轻松地飘飘然。一切似乎都没有发生,自己的见、闻、觉、知四性都还存在,而且由于没有身躯的拖累而显得更加灵敏自如。眼有残疾甚至是盲人,这时就会正常地看这看那,清清楚楚地毫无障碍。聋哑之人,这时也完全恢复了听与说的功能毫无障碍。身体残缺之人这时才发现,自己完完整整地什么也不缺。本来被病身躯折磨得什么也不能的人,这时完全恢复自由。这个自己就是佛教经典《楞严经》中所讲的,是由自己的见、闻、觉、知四性组成的永恒的自己。所以说,死亡并不可怕,死是这一生的结束,是下一生的开始。没有死,怎么会生,是我们没有佛性智慧将生死看破,所以才生恐惧,所以才造恶业,所以才有是是非非,才有无尽的病苦折磨。所谓的修行就是让自己能够掌握自己死后灵魂的去向,不让自己的灵魂钻入畜生的躯壳,不让自己的灵魂堕入鬼道或是地狱。

死亡并不可怕,它是一种解脱,不能认清生死,被生死所累之人就是凡夫。而能看破生死,不被生死所累,甚至可以自由掌握自己的生死之人,这就是圣人。这种圣缘只能是通过佛法修行才能证得。佛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依佛法修行证出自性本来面目的世俗人,而我们是还没有证出自性本来面目的本来之佛。

我们的身躯是由宇宙中同样的物质依我们的执著妄念而组成的聚合体,物质是依成、住、坏、空规律不断变化的,我们的身体自然也是有生、老、病、死。但是,我们的本如自性却是归于宇宙之同的虚空世界,是永恒的存在,只是我们依自性中的道德福报而生不同的顽固执著,由此而感应成不同的身相躯壳,也就是当我们重新睁眼看自己的身躯时,或是人、或是动物、或是飞禽、或是蝼蚁、或是鱼虾,我们又会将这新的身躯当作了真正的自己,又会执著这新的外相而奔波、劳累、厮杀。

如果来生是人还好,还可能遇到善知识、听善法,从而重新决定自性的命运。如果是投入其他动物躯壳,甚至是蝼蚁鱼虾等,那就悲惨到家了,因为它会一直地执著这个身躯就是自己,一点改变的智慧机缘都没有,只能是无尽地生生世世沦为蝼蚁鱼虾地轮回下去,何世出头!所以佛说甚是可怜。佛为阐明这个基本道理和让人们迷途知返,留下了三藏十二部的巨著经典。有不少人用一生的精力来亲证,也有不少人最终证出圣果而成罗汉、成佛。

人身难得今已得、善法难闻今已闻,在明白了我们永远不会消失的真谛后,再如何决定自己的人生就不难选择了。对于来世、天堂和佛国世界是否存在,在我们还没有证果之前不必去深究,最起码的是不再为自己的肉身造业。如果能有点佛性机缘智慧,可以诸恶莫做、诸善奉行地小起步,待到有了一定的道德根基后,自然会生佛法智慧而走到佛法修行之路上来。

所谓的修行就是向好的方面改变自己,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使之符合于宇宙佛法理性。社会上任何让自己向善的说教行为和宗教行为,都属于佛法修行,都是神圣的。对于不同的道德说教及不同的修行教派,是人们执著地将佛法修行目标止在了不同的阶段上而已。社会上的道德教育及孔孟说教是将佛法修行的目标止在了人道上。道教说教是将佛法修行的目标止在了仙道上。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说教是将佛法修行目标止在了天道上。只有佛法说教才是将佛法修行说到了证出自身佛性的圆满极处。

生死并不可怕,它仅是生命表相转换的交接点,自性其实是永恒的。世俗人是修身不修性,就像社会上想尽种种方法强身健体之人,由此也产生了五花八门的养生之道。而有佛法智慧之人是修性不修身,这便是社会上广做善事、行善积德的善良人,其实,养性才是养生之本。更有甚者是直接遁入圣门,这便成了社会上佛法修行的宗教徒。

生死是由执着而来,有些人对生死执着得厉害,贪生怕死到了不顾他人利益的程度,甚至移植他人的器官来延续自己朽败的身躯而造业。有些人却视死如归地非常潇洒,这种对生死的不同体悟,都是由自性中的道德积累和精神境界水平所决定的。对于看破对生死的执著迷惑,一般的世俗教育难以奏效,只有通过对自性中精神境界水平的不断提高,才会产生智慧而正确对待生死。提高精神境界水平的方法,就是佛教《楞严经》中所讲的“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自净其意”的“戒、定、慧”三无漏学。

如果能在佛法修行中有所成就,不但能够看破生死,认清自己不生不灭的本如自性,还能有意地控制自己的生死,如自己的生死时间,生死方式等等,甚至还能随心所欲地让自己的不生不灭的本如自性自由地出入自己的身体。对于这些人来讲,生死完全失去了意义。

对于我们不生不灭的本如自性,无论是称其为神识也好,称灵魂也罢,称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客观存在——我们永远不会消失。

点赞(1) 打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