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现代社会这么混乱,使我的精神极度空虚,我想人的一生太短暂而意思了,为此,我也寻找了不少的思想解脱书籍,最后我才知道,宗教修行就是让人们的精神得到解脱,由此将我引导到宗教学说中来,对于天主教、伊斯兰教等我都了解了一点儿,我还想了解一下佛教方面的知识,你能不能给介绍一下

答:如果要真正和祥细地了解佛教,还是从佛教的经典里去了解为最好,佛教中的高僧大德也都是我们求教的老师,绝对不要道听途说,因为社会上迷信的太多了。不过,如果要真正地做到了解佛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这里,我先给你作一下简单的介绍。你也不要把佛教看得多么神秘和深奥,你只要记住这三句话就行了,那就是: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其实,这是所有修行的总纲,只不过是佛教比其他宗教多了一条自净其意的内容,其他宗教都是教导教徒做好事不做坏事,否则上帝不会饶恕他们的,但没有自净其意一说,这自净其意就是让自己开智慧,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看破、放下、自在。其他宗教没有,而这又是修行的关键。

问:自净其意是修行的关键,关键在哪里呢,既然都是修行,怎么其他宗教就没有呢?区别又在哪里了呢?

答:区别太大了。佛教修行有三字决,就是在《楞严经》中所讲的戒、定、慧三无漏学,佛教中讲十业,即杀、盗、淫、恶口、两舌、妄语、绮语、贪、嗔、痴十业,戒守不犯者为善业,依其造次者为恶业。第一的戒就是不犯恶业,为的是不再糟蹋自己的道德财富,再诸善奉行地为以后的开慧积累道德资粮,不要有漏洞。其二就是由于道德财富的增加,精神境界的提高,自己的烦恼杂念减少而生定。第三就是定极而发慧了。修行的关键都在发慧上了,所谓的发慧通俗地讲就是出功夫,或说是道行提高。这个发慧小的是没有了烦恼,身体健康长寿、家宅平安,这就好比是气功的功效了。养生上不也是说,养生的关键是养心吗。再大的慧就是感应到了一些神通妙用了。慧到了极处就是佛教讲的开悟了,也就是明白了宇宙与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什么,生从何来,死往何处去。最终目标是将自己本来的本来佛性证悟出来,恢复自己的本来佛身而成无所不能之佛。就是最低等也是能在临命终时,预先知道自己的往生日期,可以提前从容地将身后事处理妥当后,心无挂念、意不颠倒、身无病苦,如入禅定般地随佛引地往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好比是最终成佛的学习班,生到那里的众生们再也不会生生死死地接受生死之苦了生活极乐地接受佛的亲身教导而继续修行,直到最后成佛。所以说发慧才是修行的关键,而其他宗教没有开慧的阶段,只是让教徒们一味地听从教主的启示去做,最后是等到了世界末日之后,再听任天主的安排,永远是教主的臣民哪里还有道行、功夫之说,更谈不上神通了,那么,修行的最终开慧成果也都没有了。区别也就在这里了,这个区别可是万万不能忽视的。

    问:你说的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我还想再深入地了解一点。

答:关于佛教的具体介绍和修行,佛教经典《楞严经》中介绍得最为彻底,也最为系统。统篇贯穿着一个修行宗旨,那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以上所讲的诸恶莫做就相当于经典中的“戒”字。诸善奉行就相当于经典中的“定”字。自净其意就相当于经典中的“慧”字。佛教修行的宗旨就是戒守佛教十业而诸恶莫做,十业包括身三业就是身体力行的杀生、偷盗和邪淫三业。口四业是恶口、两舌、妄语和绮语。意三业是贪、嗔、痴。所谓的十业是指:如果顺其造次,就会让自己的永恒灵魂背上恶业,如果刻意戒守不犯,甚至积极地不仅不杀生,还的救助和放生;不仅不偷盗,还要施舍济贫;不仅不邪淫,还要戒意淫甚至出家;不仅不恶口,还要文明用语;不仅不两舌,甚至还要不传是非,美言传和;不仅不妄语胡说,还要谦虚诚实守信,一言九鼎;不仅不胡言乱语,还要讲符合因果的言论;不仅不贪,还要济世助人,安贫守道;不仅不嗔,还要和颜悦色,处处时时地给人以安全感;不仅不傲慢,还要谦虚待人等等。这就成了善的灵魂家业。世间人们都是将家财称之为家业,这个家业是以身体为基点的。而造下的业同样也是一种家财,不过这种家财的基点不是我们的身体,而是我们不死的灵魂,这种业的作用也不是让自己的肉身享福,而是决定自己灵魂的生命轮回和享受的状态,所以是宿命因素。人们常讲的命运实质就是这种业。由诸善奉行而生定,这就有了控制自己七情六欲和人生五毒的基础,在这戒定的基础上,功德圆满地不断进一步地净化自己的灵魂,最后一步一步地达到证出自身本来面目的佛的水平而成佛。

问:我冒昧地问一句,宗教都是教导人们精神解脱的神圣殿堂,既然都是神了,就不应该有那么多的宗派甚至是矛盾和斗争了,怎么还是与世间一样地有那么多的宗派,教团,甚至是相互间的斗争和杀戮呢?我看佛教中这类的现象就少,是这样吗。

答:你、我、天地,再扩大到宇宙,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地球与众多的宇宙天体就象是微尘一样地散布于周虚空、遍法界中,何来的你、我、他。都是人们自作聪明地划分出了那么多的分别与执着,这才产生了众多的是是非非。这就是佛法说教的基本概念,佛法说教就是让人们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最本质的,也就是真正的自己,如果达到了这样的意识程度,认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达到了佛法修行的最终目的而成佛了,这也就是佛法说教的本质目的。佛的本意就是“和”字,是包括现界的人、畜生、万物与幽冥界众生的最大之“和”。所以说,佛教根本就没有产生矛盾的理论基础,除非是偏邪了,如达赖之流。

对于其他宗教,只要说是让人们戒恶向善的,都是佛法,是佛法说教中的内容。就是因为其发展的起源、方法、范围和最终目标的不同才有了众多的分别而形成不同的宗派。有分别、有局限、有宗派就会有矛盾与斗争。

问:要这么说,是不是其他宗教都不能入了?

答:不能这么说,只要是教导人们向善的说教都是佛法。人处于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社会氛围中,选择不同的佛法教育都是可贵的,都是圣人之材,只不过是处于圆满的佛法说教氛围中修行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甚至这一生就不会空过而恢复自己本来没有生死的永恒佛身。而在其他宗教中就要具有一定的法眼智慧了,要预防迷信和不究竟内容的束缚而堕落,尤其预防邪知邪见的煽动而成为魔鬼的炮灰。就是在同样的修行环境中修行,能够明白自己的本质,具有更深层次的佛性智慧和胸怀,甚至是独处修行,同样可以成为神通圣人,这就是佛教中所讲的仙人和独觉了。

问:佛教与其他宗教还有其他区别吗?

答:还有更本质的区别,佛教中的修行程序包括了“戒、定、慧”三个阶段,戒是修行的基础,定是修行的储备阶段,慧才是修行的成就阶段。是自己成就到了阿罗汉的果位,菩萨的果位,还是佛的果位了等等。其他宗教只有戒和定的阶段,根本没有慧的内容,只是让信徒们一味认主唯一地接受神谕,接受教主的安排,是教主决定信徒们上天堂或是下地狱。神通是慧的一个方面,所以说,其他宗教没有神通之说,也不会让信徒们产生神通。而佛教中的历代高僧大德中,神通示现却是普遍存在。

问:照你这么说,佛教成了众宗教中的老大了。

答:不能这样说,因为佛教根本就不是宗教,而是指佛法教育,佛法是存在于宇宙万物中的本质规律。佛性是存在于宇宙万物中的本来一体之性,以电场作个比喻,宇宙天体、地球万物、分子原子、各种生命、各种电器、我们的身体中都有电场的作用存在,虽然个体都不一样,但内中的电场却都是一样的,也的确都是一体的,稍有点科学知识的人都很容易地明白这个道理。佛法教育就是阐述这个道理,并让人们将自身中的本来一体之性证悟出来而大觉。至于诸多的佛,也不是其他宗教中的教主,而是先于我们证出自身本如佛性的人,是来教育我们也成为与他一样法身慧命的觉者,是教师。佛在《金刚经》里强调,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又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从这些说教里可以看出,佛并没有将自己绝对化,完全是以一种与众生平等慈祥的老师面目出现。不像其他宗教的教主那样地以一种说玄道秘的姿态,神神兮兮的面目出现,并且时时地以启示的形式掌握着信徒的思想行为,甚至是生活起居。听他的教化,就可以消灾、免难、降福、上天堂,不听他的教化,就是异教徒、是魔鬼,就要下地狱等等。将自然因果的掌控权都归结在他一人身上。天堂与地狱也仅是一个虚渺的概念,也不象佛教中讲得那么具体。众多的佛教经典都是教导人们大觉的教材,而不是其他宗教的神谕启示玄说。更没有控制掌握让谁入地狱和上天堂之说。

    问:我知道修行是最大的善举,佛教又是这么神圣,可为什么在广行善举,参与公益事业方面却不如其他宗教活跃呢?比如说天主教等。

    答:这又与修行理论有关。其他宗教修行行为有些外向,又因为他们的教法虽然也是以神喻的形式说教,但仍然没脱离人道,人道行为的善行极顶也就是献爱心了,广做公益事业,所以说献爱心、广做公益事业是他修行行为的大部,其次就是接受教主的神喻,向教主忏悔,接受教主的教诲与恩赐,根据自己的所作所为,依靠教主赐与自己更富有的物质福报或是送入天堂。而佛教修行属于内向,即严格地规范自己,关于这些,你可以看经典足以说明问题。再有就是佛教寺院中的各种佛像,都具有一定的喻意,有的是代表智慧,有的代表精进,有的代表慈悲,有的代表杀魔。这里的杀魔可不是其他宗教所代表的异教徒,而是自己内心里的邪恶思想。你看,杀魔的违陀菩萨,凶神恶煞地拿着宝杵,冲得是里面,这代表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至于广做善事方面,真正的佛法修行人是没有任何财富的,这就限制了财施的实施。在外人看来好象是不热衷公益事业,其实,佛法修行的施舍不仅包括了财施,还包括了法施和无畏施等的更大范畴,其对象也不仅是人类,还包括了我们不能看见的冥界众生,佛教救助众生的方法是从性上起用,对于社会上的一些善良行为是作为一种修行的助缘来对待的,所以就不那么张扬,也没有那个能力,所以也不那么引人注目。这就给人造成一种封闭的错觉。其他宗教是从相上做文章,这当然让人容易看见和理解了。其他宗教修行多是向外求,如献爱心求善果和向教主求救赎等等,这就显得张扬。佛教修行是向内求,求自己开智慧觉悟,这就象人们所说的内向。由此造成两种不同的现象。

    问:经你这么一说,我是明白了,自我修行才是世界大同的根本。从我做起的意义不可思议。我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修行的原则是自律,是对内不对外呀?

    答:你说得非常妙,一句话道出了佛法修行的基本原则,就是对内不对外。这其中的奥妙与意义你能想象出来嘛?你看佛教寺院中凶神恶煞般的四大金钢和违陀菩萨,面对的都是寺院内部,是个人的内部,是面对自己内心邪恶习性的。要想有大成绩,就要对自己的内在恶习就像秋风扫落叶和快刀斩乱麻般地决不留情,对外则是弥乐佛的模样,能容天下。而其他宗教不是这样,不仅有种种的局限,这就是矛盾之根,再有的就是其教义中还有嗔的痕迹,这就是冲突的导火索。这也就是宗教冲突生成的本原。

问:可据我所知,佛教也是有宗派的。

答:佛教中的宗派与其他宗教的宗派截然不同,佛教的宗派是根据不同人的根基而感应出来的不同修行教团,虽然方法上有些不同,但都归于“戒、定、慧”三无漏学中来,最终都是要证出自身中的本如佛性而归为一体。而其他宗教的宗派完全是借用宗教名义而各自为政的独立团伙,如同世间的各地民团,各自就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且还都有武装,甚至为各自的利益还要大打出手,这怎么能与佛性之“和”相比呢?在这样的环境中,又怎么能证出众生一体的本来佛性而恢复自己的本来佛身绝不可能,甚至再来做人的可能性都极少

问:依你之说,要想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彻底的解脱,也就是证出自身的本来面目而得最大修行道果,只有依佛法说教来修行了?

答:是这样的,因为只有佛教是教导人们恢复自己的本来佛身的。对于那些没有佛法宣讲说教的地方,能入其他宗教也是难能可贵的了。如果自己具有一定的佛性智慧,不走向迷信的极端,都会保证自己的人身资格甚至是升入天堂而享受天福。要知道,这一世的人们,能保住下世还为人的人太少了,就如佛陀所讲的再来做人者就好比是手抓大地土,仅是张开手后遗留在指甲缝中的一点点而已,绝大部分人都是做鬼去了。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诡异事件存在了。也不会有迷信祭奠之说了。

    问:我明白了。

点赞(0) 打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