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讲物质财富与道德财富,却不知两者的本质及相互间的关系,否则就不会出现普遍的颠倒事了。大部分人们都是在无意义地消耗甚至是糟蹋自己的道德财富而换取世间的物质财富,却很少有人是施舍自己的物质财富而换取自己的道德财富

​我们一出生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道德财富和物质财富,物质财富是看得见和摸得着的生存物质富足条件和所处的社会地位。而道德财富则是这个人的慈悲善良程度和心胸的开阔包容程度。道德财富富有者的善良慈悲与心胸包容程度就高。世人们不认识道德财富的本质与归属,结果是用一个虚渺的精神财富来概括。如果一个小孩子的心地善良,也很豁达宽容,那么这个孩子的道德财富就多,以后的人生命运就不会错。如果一个小孩子显露出来的是自私贪恋和心胸狭窄,那么他的道德财富就匮乏,人生命运就会不尽人意了。孩子一出生,他的物质财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道德财富,道德财富富有,物质财富就是再匮乏,也会有富有的未来和显赫的社会地位,甚至是帝王。如果道德财富匮乏,就是再富有的物质财富也会糟蹋掉而成为流浪子,这样的孩子,实际上就是为败家而来的往世冤家对头。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不是教他的竞争意识和技能,更不是如何地狡诈不吃亏,而是让他如何地充实自己的道德财富,也就是灌输给他善良因素,教导他保持和增加道德财富的能力。

从佛法的角度讲,一个人的富贵与贫穷是不是从表面现象来做决定的,世俗人们看人的贫富与否,大都是从表面上做文章,看其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和所处社会地位的高低。其实,这仅仅是个人财富中很小的一部分,真正的个人财富是每个人永恒自性中所具有道德财富积累的多少,它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基础,更是决定这生命运和死后灵魂轮回命运的宿命因素。人生所有的物质财富仅仅是个人道德财富中极其渺小的一部分。

每个人自出世以来就已经具有了非常了不起的道德财富,从佛法的角度讲,人身难得,人身的获得就是最大的道德财富,因为,只有自己通过无数次的生命轮回磨难,使所有业障及宿债偿清之后,自己的道德积累达到了享受人身福报的资格,精神境界水平达到了人的水平,才能返回到人道中来。只有人道才是决定自己以后灵魂轮回命运的起始点,所以说,获得人身的价值本身就是一笔无以伦比的道德财富。因为成佛做主和堕落恶道甚至下地狱都是从做人开始的,这其中的道理及缘由,在佛教经典《楞严经》中,释迦牟尼佛讲解的非常清楚。

没有一点佛性智慧的人们只是知道自己的肉身,他的一生就是拼命地用道德财富变现成自己的物质财富。稍有一点佛性智慧的人虽然也不太了解道德财富的真谛,但他潜在的佛性意识提醒着他不要失去自己的人性,就是做什么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于变现自己的道德财富为物质财富的所谓的人生事业不是过分地追求,也就是理性地做自己的人生游戏。而对于具有一定佛性智慧的人,因为知道道德财富的真谛和珍贵,对于变现道德财富为物质财富的人生游戏事业理性对待,对于物质财富不仅不贪求不享受,甚至是将物质财富变现成自己的道德财富,甚至用随己而来的身体也要拿去换成自己的道德财富。这就是世间的善良人乃至宗教界的佛法修行人。

有些人能凭借自己的主观努力将自身的道德财富转换为现界的物质财富,显示在众人面前,这就是现实社会中人人都能看得见的物质财富、舒适的享受条件和显赫的社会地位等等。有些人没有能力将自身的道德财富转变为现实的物质财富,没能挣来丰厚的物质财富,但这决不能表明这个人不富有,只是他的道德财富没有被演现出来而已。仍然存在于他的本来自性中,这又有什么可气馁的呢,应该庆幸才对。对于一些人物质财富的富有,并不代表他们的道德财富富有,甚至可能是极端匮乏,其现实表现就是道德品质的恶劣及精神境界的空虚,有的甚至就是魔鬼,如社会上的首富、帝王、总统、政客、名流和投机的军火商等等,这类人中几乎都没有了再来做人的可能了。有些人的物质财富虽然非常贫穷,但这不能代表他的道德财富匮乏,也许可能是道德财富的巨富,其表现就是精神境界的高尚,心理常处于天堂和菩萨的精神境界状态。无限快乐、无限慈悲。

每个人都有奥妙无穷、不可思议的道德财富,只是善于和不善于转化为世俗物质财富的问题。对于那些事业有成、辉煌盖世的人来说,其总的财富并没有多出什么,奋斗变现出来的物质财富只是将道德财富挪个地方而已,是死后带不走的。对于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来说,完全没有必要气馁,因为他的总财富并没有减少。而道德财富永远地跟着永恒本来的自己,预示着以后灵魂轮回命运的走向。

物质财富都是属于身外之物,都会随着身体的死亡而消失,只有由自己所作所为所积下的善恶两业随着自性的不断转化而往生。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一切带不去,只有业随身。更有些人是利用自性的如来智慧,通过自己的人身,施舍自己的物质财富,增加自性中的道德积累,再按照“戒、定、慧”的修行宗旨,最后将永恒自性中的如来智慧征悟出来而成佛道。

世俗社会所强调人生奋斗的实质就是在做这种道德财富的转化游戏,大部分人所做的都是将永恒自性中的道德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他们为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有的还自傲无比,觉得自己如何了不起,其实这都是他自身本具有的道德财富,只是被自己抖落到了现实社会上,变成了死不带去的身外之物,这又有什么可夸耀的呢?如果能清醒地自问一下,这是不是很傻呢?甚至还有不少的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是以正常的手段做这种物质财富和道德财富的转化游戏,而是以犯罪的手段实现这种转化。他们也在庆幸自己的手段高明,不被发觉,殊不知,他所得到的一切也是自己道德财富里所固有的,只不过是以这种手段获得的转化要糟蹋自己相当大的道德财富,两者之间,根本就不成比例,就好比是用无价的古董换取了一块棒棒糖吃一样。因此,大都是这一生还没度完,就失掉了享受人身福报的资格而沦落为享受动物的囚禁生活了,甚至连人身都要失掉,所以才说“小人冤枉做小人”。

事实上,也有相当的一部分人在做与这些相反的努力,那就是将自己身外的物质财富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财富永远地持有。那就是将自己的物质财富不断的施舍给社会和需要救助的贫苦人们,施舍自己的劳动和时间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公益事业。甚至将自己的血液、骨髓、身体都作为换取自己道德财富的资本施舍出去,这就是现实社会中的善良人们。还有一部分人,已经看破世间万相的本质,已经完全摆脱世俗游戏的诱惑,将自己的一生转变为完全追求自己人性完美和追求永恒圣果的一生。那就是宗教界中的佛法修行人。尤其是佛教界的一些有成就者,当下就可以让灵魂与肉体相互分离而显一些神通妙用,让人不可思议。这在《楞严经》中都有阐释。

物质财富与道德财富相比,物质财富只是为现实的自己肉身服务。实际上,在维持自己身体需要方面,也只是极其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物质财富都要作为身外之物而撇在现实社会上死不带去,就是过度消耗的那部分为自己买的也都是罪,甚至是罪恶。这些罪恶在糟蹋自己身体和道德财富的同时,还作为一种恶业,随自己往生。道德财富则不然,道德财富的作用是为自己的灵魂服务。人们之所以迷恋于物质财富,就是因为人们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都是把自己现有的身体当作永恒的自己,其实,这只不过是由自性道德财富所决定的生命表相。生命表相很多,佛教总结为六道,人只不过是其中六道之一的人道而已。道德财富就是决定这六道生命轮回的资粮。

虽然都是社会上的世俗人,有些人就很有智慧,他们认清了自己死后留下巨额财富是灾祸,对于后代子孙没有任何积极意义,所以当成自己的耻辱,因此在临终前,都是将自己的巨额财富贡献给社会或是需要帮助的人而施舍出去。这些人们,不一定是宗教徒,更不一定是佛教徒,但他们的行为却是无意中将自己的巨额财富回向到了自己的永恒不灭的道德财富中。佛教中讲,只有你施舍出去的财富才是你自己的永恒财富,它将作为自己的善业,作为自己永恒自性的道德资粮,参与自己的生命轮回,将决定自己灵魂生死轮回的走向与质量。这些人也就是在有意或无意中,将自己的道德财富经过自己的努力,转变成了巨额物质财富,在玩味一生后,又回向到自己的道德财富中去。这真不愧是圣俗通揽的大智慧。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认不清这世俗的肉身并非是真正的自己,这只不过是世俗社会上的一个匆匆过客,一闪即逝。正因为他们认识不到这一点,所以,当他们将自己道德财富中的一部分演绎到了世俗社会上,变成了耀眼的物质财富后,再也没有能力再返回到自己的道德财富中去,使它眼睁睁地死不带去,白白地抛到了世俗社会上,结果下一世的自己转变成了乞丐。还有的甚至这一生还远没有到终点,就已经堕落到了畜生而被囚禁起来,或是变成饿鬼而到处专做鬼事,不做人事,最后在这一生还没有终结,就被注销了人藉。

物质财富是为我们的身体服务的,如果与我们身体的价值相比对,任何多的物质财富也不能相比,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对于物质财富来说是无价的,人们也都知道生命是无价的,实际上是与我们身体相应的道德财富相比是无价的。如果用我们的身体与我们内在永恒的本如自性相比,只不过是由自己道德财富所决定的一次生命表相,相当于从大海中所泛起的一粒水泡,刹那生灭,那么,与其相关物质财富更是不值一提的浮云了,太阳一晒,大风一吹,刹那变得无影无踪。所以说,迷失自己而拼死聚敛物质财富的人来说,就是在用永恒的道德财富来换取世间的一点浮云,这就是世人拼搏的本质意义。有些人甚至是用糟蹋道德财富的手段,也就是利用犯罪来获取世间的一点浮云,实在是自毁家财的败家子。更有些人竟然将自己的人生道德资本都搭进去,变换成了毁灭世界的能量施放了出来,如希特勒、东条英机、拉丹之流。这些都是佛陀在经中所讲的可怜悯者。无论在世间的物质财富多么丰厚,甚至敌国。社会地位多么显赫,贵为君主,只要是不懂佛法观念,都是可怜悯者,这种真相只有他在临命终时,可能会有一点点的感悟。而有些人还健在时就明白了这一点,视金钱和地位如粪土,到临命终时,明明白白地走向天堂或是佛国世界。这才是佛法中说的聪明人。

物质财富与道德财富是个人财富的两种体现形式,一种是以生灭相的物质形式,另一种是不生不灭的永恒能量形式,人的身体是有生有灭的,而人的本如自性是永恒的,如果是站在有生有灭现实社会的角度,自然会看重物质财富,甚至为物质财富竞折腰。如果是站在不生不灭的永恒自性上,就会看破物质财富而选择道德财富。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是真正的人生大智慧。

点赞(0) 打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