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泰斗爱因斯坦讲:如果有一个能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物理学家黄念祖教授说:佛教是宗教而超宗教,是哲学而超哲学。这都是科学家的科学断言,而不是斋公斋婆的迷信臆说

​为什么说佛教能与科学相依共存,就是因为佛教的教理、教义及修行方法与逻辑等等都与科学是相通的,不仅是符合科学逻辑,甚至进度还要超过科学,直到科学成就空前的今天,科学家们才刚刚领悟出一些佛教中的教理。哲学是科学中的领头羊,是从前沿方面提出科学的设想再由科学去探讨、证实,所以说哲学是科学之母。科学、哲学都是属于世间法,其适用范畴仅是在世间,是由自我的角度演绎出来的。而佛教教理却是适用于包括幽冥界的一切范围。在佛教中,教义中的一些推理、逻辑、观点、言辞都非常地严谨、优美和圆融, 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教导人们认识宇宙、认识自己、认识众生、认识善恶因果规律。如何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修行,就是从证悟自性中的佛法理性开始,最后达到感悟宇宙佛法理性的终极圣果。经中还详细地介绍了证悟到不同水平层次的体验、现象、魔障和应对方法等等。没有任何的迷信误导,更没有启示、奴役、主宰的成分,完全是一种哲理严谨、层次分明的科学说教,这些也符合了哲学的逻辑关系,所以才有人提出了佛教是哲学的观点,其实不然。

哲学同佛学的起源一样,同样是从探索宇宙、生命之谜而来,得到答案就是开悟,开悟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两者不同的是,佛学是从证出自性中的和宇宙一体的本如佛性为契机,来证悟宇宙之谜,又因为自身佛性和宇宙佛性本来就是大中现小、小中现大的即独立又统一的全息关系,这是当前科学所能认知的,佛教就是从自身的角度来感悟宇宙佛性的奥妙与神奇,甚至可能从自身窗口来实现一些宇宙佛性的神通妙用。哲学仅是从客观现实的角度,对表现出来的现象来进行归纳、总结、推论、论证,从而形成一整套的所谓的理论体系而成哲学,若是从佛法的角度讲,这些都属于是世智辩聪之类,不仅不能引导人们向更深处的探索,反而是障碍开悟的一种阻力,所以说,佛教是哲学而超越哲学。

对于宇宙真相信息的获知,仅从人类生理感知的角度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宇宙的真相信息范围已经大大地超过了人类生理感知的范畴,佛法宣教的众生灵范围也大大地超过了人们所能见到的范畴,达到了人们不能见到的幽冥界,所以说佛法教育是出世间法,哲学仅是世间法。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科学的先行者,两者是由哲学提出课题再用科学的手段来验证的关系,两者同样都是需要生理感知的范畴,远远地没有达到佛教所认知的周虚空、遍法界的最大范围,对宇宙佛性的探索也不会有本质的结果,正如哲学教授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的最高享受。高到哪里,高到了宇宙的本质真相处,这是世俗的哲学根本无法理解也无能为力的,所以说,佛教虽然属于是人们所认知的哲学,但是已经远远地超过哲学。

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没有被科学家选中的原因就是其教义教理中有不少的教义观点、逻辑及修持方法经不住科学的推敲,甚至还是非常幼稚的,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讲,心地非常的朴实、单纯,心理也需要有一个精神依靠,鉴于当时人们认识自然的知识非常匮乏,当时的学说也起到了凝聚人气,引领大众的作用,由此才逐渐地规模扩大、系统完整、教理充实而成宗教。这些宗教中还有一个不被科学所接受的就是教主的存在。佛教修行过程就是探索宇宙真理和亲身验证的过程,是按照老师的谆谆教导而努力精进,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将宇宙的真相从自己的身上证悟出来,达到与佛一样的法身慧命。这与世间上学的道理是完全一样,从小学开始,一直上到中学、大学、硕士、博士等等。而其他宗教不是这样,首先是教主挡在了那里,信徒们都是听话的乖孩子,有了做错有地方,立刻去找神甫忏悔,求教主赎罪,就像是一群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教徒们就是圈在教主启示的围栏中,无论是对是错,只能是循规蹈矩地依教主的启示行事,甚至依教主的启示,为主而战地血腥相残,根本没有丝毫地自己努力开智慧的内容,这就好比是大学中的校长教导一方面地教导学生们学习,却又不准许学生超越自己一样,这与科学是完全相悖的。而佛教不是这样,众多的教理、教义就是让信徒们按教材的说教自己去努力,经过一个一个的阶位不断地提高,自己又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开悟,最后是达到了佛的果位而毕业。而其他宗教徒到死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是一味地听教主的启示,死后的灵魂也是死心塌地等待着教主的分配安排。最后是佛教徒都已经脱离了六道的生死轮回,证出了自己的五眼六通而自在无碍了,而其他宗教徒们还在等着下地狱或是上天堂的判决了。这些说教操纵教徒还是可以的,但在科学面前就一文不值了,所以科学才选择了佛教,而非其他宗教。所以说,佛教是宗教而超越宗教。

佛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其他宗教,也不是迷信信仰和精神寄托,更不是广大信众中的烧香拜佛、许愿还愿、超度亡灵之类。那么什么是佛教呢?佛教是指科学的佛法教育,佛法教育的宗旨是根据我们与宇宙是大中现小、小中现大的即独立又统一的全息关系,从自身这个小窗口将宇宙佛性证悟出来。佛性是什么,是宇宙的本来之性,是最根本的本质规律,这也是科学界至今所研究的最终课题,但是至今也没有结果,人们只是证出了佛性的一点枝节而用于生活、工作与战争中了,但距宇宙的本来面目还是相差的太远了,就是这点小小的成绩就让人们欣喜若狂地自傲无比,甚至是自做毁灭了,但在佛教中有不少的高僧大德已经掌握了佛性至高点并能运用出来,这就是他们的五眼六通。所以说,佛教不是宗教,是最高的科学。

是宗教都要有一个教主,教主是造物、造人和掌控信徒灵魂命运的主宰,信徒完全依赖教主的启示做事为人,死后由教主安排自己的灵魂命运。从生到死后都是笼罩于教主之下。佛教不是这样,佛是已经修行成功者,再来教育人们如何修行,如何提高,如何防魔,最终是让信徒们修成正果,达到与自己完全一样的最高境界,加入到诸佛的群体当中。所以说,佛是教导人们佛法修行的老师。也是修行成功的典范。佛教寺庙中的诸佛像不仅是供人们瞻仰的老师,还有着各自的寓意。

佛法教育的修行宗旨就是“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自净其意”三句话。再具体一些的修行精髓就是由持戒而诸恶莫做,再由诸善奉行而生定,最后才是自净其意而生慧,最终达到参透宇宙与生命本来面目的觉的水平,觉者佛也。这就是佛教经典《楞严经》中由始至终所贯穿的“戒、定、慧”三无漏学。佛教中的诸多经典和佛教仪规,都是围绕这三无漏学而设。凡符合三无漏学楞严正定修学宗旨的信仰说教才可称之为佛教,依这种教理奉行的修学信仰行为才算是正信的佛教信仰,也会得到最终极的佛法圣果,这就是佛教的本质含义。正是由于人们对佛教的不了解,才造成人们将佛教与其他宗教混为一谈的现象。

好奇、探索、追求真理是人们的共同天性,一些人们仅是从现实的客观表相上寻找真相而产生了哲学,科学。又一些人们不仅从现实的客观表相上,还更深层地挖掘到自己的灵魂深处,从精神的角度来寻求真相,这就形成了宗教,虽然精神范围已经超出了现界,但还仅是涉及冥界很肤浅的范畴,从佛学的角度讲,还没有超出六道轮回,更没有走出世俗伦理的局限,这便产生了教主,人们又是依托教主的嘴来控制教徒,这便成了由神谕启示所汇集的经典,这便是宗教。这类的宗教就是因为没有看透我们与宇宙本来一体的真相,更不了解还有更大范围的冥界众生排斥在外,甚至连世间的众多局限都不能突破,如教主的局限、教团的局限等等。有局限就是不究竟的,不圆满的,那么教导人们修行的结果也就有了局限,达不到终极的修行圣果。其实有些宗教就是借用宗教名义的政治团体,也搞世间的渗透、争夺、扩张等等。

佛教是指佛法教育,佛法是宇宙中存在的最本质因果规律,哲学则是从外相的角度称之为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而佛法教育中所讲的因果规律则是包括现界、冥界,也就是色界、无色界在内的对应规律。这是哲学无法想相的,所以说,佛法说教不是哲学,也是其他宗教理论根本涉及不到的。哲学属于是生理感知中的世智辩聪,佛学是出于本如佛性上的智慧。

佛教中没有其他宗教中,自我清高无上、以救世主自居、掌握教徒福祸吉凶的教主,更不会主观地将谁升入天堂或堕入地狱。佛教中一向强调包括冥界众生在内的一切生灵都是平等的,是一体的,众生都有与佛一样的本如佛性,只是被自己的恶习执着污染遮蔽住自性中的佛性光芒而成为沉沦六道的众生,而佛是将自身中的本如佛性证悟出来的我们中的一员。是他们乘愿再来,劝化我们如何努力地达到与佛一样的法身慧命而成佛,是教师,而不是教主。众多的佛教经典也不是神喻启示之类,更没有任何强制的成份,完全是随缘施教的学佛修行教材。通篇都是教诲人们认清身体是虚幻不实的假象,让人们放下而得自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证出自性中的本如佛性,至此才能让自性中的见、闻、觉、知四性得以最充分的发挥,显现出来的就是神通妙用,几时达到了妄想、分别、执着彻底放下了,自己也就自然而然地达到了佛的果位而成众佛中的一员了。

佛法并非是因佛教而存在,佛法是存在于宇宙万物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基本粒子,周虚空、遍法界的所有范围内的最基本规律。善良与邪恶是什么?其本质并不是人们所意识的好与坏、对与错,而是繁荣昌盛之立与衰败毁灭之破的代名词。佛法就是调节善良与邪恶间的因果规律,由此决定某一环境或某一物质的成、住、坏、空,这也自然包括了我们的身体。他与科学界所说的电场、磁场和万有引力场的概念相似,但比这些场更为本质,更为威力无边和奥妙无穷,是一种当前人们的认知能力还无法理解的一种能创造万物和维护万物的最本质的、强大无比的永恒力量,佛教称之为佛性,科学界称之为更为本质的场、原动力等,一些科学家直接称之为上帝并无限地崇拜之,而不是宗教中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血肉之躯。

佛教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宗教,不是哲学,更不是迷信,是一种周虚空、遍法界最大范围的最本质的科学,他揭示的是宇宙万物和生命的本来面目。

点赞(0) 打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