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直观地讲,就是向好的方面改变自己,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使之符合一定的规范标准。具体地修行,就是依照一定的行为规范,使自性升华到某一个更好的既定目标。

使我们的心性得以提高的思想行为都是修行。现实社会上的道德素质教育就是修行,这种修行的教材就是社会上的道德行为规范说教。其修行的最高目标也就是做一个奉公守法的高素质公民,结果就是社会和谐、安定、繁荣等等。对于青少年的共产主义道德素质教育也是如此,如果青少年能以这样的说教努力地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这就是修行,其修行目标就是将自己规范成为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通俗的修行。如果再深一步,那就是儒学说教了。

儒学说教就是教育人们从做奉公守法的公民开始,进一步地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更为人性十足,这也是修行,其修行结果就是自己人性更趋完美、充实,人性充实完美的现实利益就身体健康、家宅平安、社会安定。从佛法修行的角度讲,就是不失自己不死灵魂的人身再享受资格,这生过后还能保证自己仍然以人身现身于世。以上所讲的道德素质教育和儒学说教都是属于佛法修行的人道教育部分。佛法修行就是从做人开始,只有做人合格了,才有资格再走下一步,做人是佛法修行的基础部分。佛教中讲佛法修行不离世间觉,儒学就是佛法修行的基础。中华文化就是人性的文化,因为其精髓就是儒学说教,是“和”的文化,是佛的文化,是修行文化,所以中华民族才会千年不衰,才会没有侵略的历史,这是西方人士绝对想不到的,如果想到了就绝对不会无知地指责了。西方文化是崇尚个性的“散”性文化,没有丝毫的修行内涵,甚至连责任担当的内涵都没有,所以只会堕落,向往那里的人们都是追求享受去的,从佛法的角度讲,享受就是堕落,下世人身难保,因为佛陀已经告知我们了,下世再来做人者就好比是手抓大地土,仅是遗留在指甲缝中的一点点而已。这一点点有资格的人都在善良人、苦难的朴实人、修行人中了。

由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算是道教了。道教的修行观念已经明确,道教的修行规范就是《道德经》,其修行的最终目标就是神仙,这在佛教经典《楞严经》第八卷中有很明确的介绍,介绍了仙道的十种修行方法,并称仙道可使自己寿千万岁,一般生活在人迹罕至的深山海岛上。正是因为仙道没有突破人的局限而置于人道之顶,所以,佛教仍将仙归于人道一类中。其实,人们所称身怀绝技的世外高人,深居浅出地就已经具有了仙人的特点了。

从佛法的角度讲,我们、动物及包括幽冥界众生灵在内的所有生灵的本来面目就像是虚空一样地本来一体,这本来的一体之性之“和”就是佛。是由众生自己的业力执着而生异,这才化生出了世界万物,我们及所有的众生也就随着自己的业力而分崩出来成了各道的众生。所以说,只要是忘失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没有将自性中的业力污染褪净而将自性中本来的佛性证悟出来,就都是需要修行的人,用其他宗教的话讲,就是都需要灵魂拯救之人。其他宗教是将这内在的污染业力称之为原罪,说人的一生就是赎罪的一生,如果用佛法来解说就是修行的一生。虽然两者的意义相同,但本质还是大不相同,赎罪是向教主赎罪,依赖教主的赦免而升入天堂。而佛教则是让自己努力,将遮盖自身佛性的污浊清除掉,让自性中的本有智慧灵光显发出来而成就自己的本来佛身,自己如果没有主观努力的愿望,就没有拯救的希望,就是教主与佛也无能为力,佛教里的众佛都是教育人们的教师,绝不是其他宗教的救世主,这也是分辨佛教与其他宗教的本质区别。佛法修行的本质是将自性中的邪恶习气清理干净而将自性中的本来佛性证悟出来而恢复自己的本来佛身,而其它宗教则是寻找保佑自己,救赎自己的寄托人,所以说是不一样的。

对于修行,就是让人们完美自己的人性,充实自己的人性,让自己的人性不断升华,最后拯救出自己的灵魂升入天堂或是佛国。

修行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求“和”的过程,首先是我们的内在之“和”,这就是众多的中医养生之道,也就是内在精、气、神之“和”,所以说养生也是修行,只是目标太低了。中医的本质就是以调节人身中的内“和”来治病的。再就是外“和”,从最亲近的人开始,逐步地向外延伸,大到了与他人之“和”圆满了,就是人性的圆满了,这其中的教材就是儒学说教。再大到了与天地之“和”了,就是成了仙人了,仙人是人中极顶,这其中的教材就是“道德经”。如果再延伸到了与生态及众生灵之“和”圆满了,他就是天使,他灵魂的下生去处就是天堂,这其中的教材就是各大宗教的教义经典了。如果再大到了周虚空、遍法界,将幽冥界的众生们都包括进去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一体之“和”程度,那么,他就是佛了。而佛教中的经典就是达到这种境界的修行指导教材。这众多的经典教材中,《楞严经》又是众多经典的精练总结。

虽然社会上人们的修行信仰不同,甚至还有相当多的人没有宗教信仰,其实,除了大恶之人拼命做死往地狱钻外,人人都有修行的愿望,最基本的就是恪守自己的良心,恪守自己良心的实质就是不让自己的人身享受资格失去,下世还能再来做人。在当前的社会氛围下,能够做到这点就已经是非常地不容易了,因为当今的社会上,充满了形形色色的邪恶诱惑,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的享受就是让人们浪费甚至是糟蹋自己的道德财富,希望人们将自己几生几世的人身享受福报在这一生中彻底地享受光。更不要说诱惑人们杀、盗、淫、妄、痴的魔鬼说教了,魔鬼说教就是露骨地鼓励人们糟蹋甚至是烧自己的道德财富,让自己这一生还没度完就直堕地狱而失去自己的人身,何时再有这样的资格,那就要等到多少劫的磨难之后才有可能重返人世。又由于这样返回世间人们的道德财富都很匮乏,邪恶的习气还有很多,就是重返人道来也大都是极其贫困又秉性暴躁难调之人,又很容易地再堕恶业重新下地狱,所以说,一失人身、万劫难复,社会上又大都是这类的说教,这类的说教又极易地与自己内心中的潜在恶习相对应而生欢喜,所以说能做到恪守就已经是非常地不容易了,完全就可以说是修行了。所以,稍微有点修行意愿的人们都会体验到“人生在世如履薄冰。”的感悟的。

关于怎么修行,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佛法说教中的“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自净其意”三句话,认认真真地精进做下去,小的身体健康长寿,家宅平安,子孙兴旺。大者就是自己下世为人,再大者就是拯救自己的灵魂升入天堂甚至是佛国圣界,永远不再受生死轮回之苦,只有到了佛国圣界,才能说是灵魂得到了拯救。就是因为其他宗教的教义不究竟圆满,将修行人们都阻挡在了通往佛国半路的仙道、天道上,有的甚至将修行人们引上了邪教,成了地狱道的赶路鬼。不究竟的宗教修行教义永远不能将人们引向修行终点的佛国圣界。也就是永远不能将自己的灵魂得到彻底拯救。

修行是神圣的事业,是在为自己以后命运甚至是死后灵魂的去处打基础,创辉煌。而社会上的事业拼搏都是在为自己的身体享受打基础、创辉煌。这些人们远没有修行人有智慧,这些人们或许在自己的后半生甚至是将近死亡之时会有所感悟,明白自己的人生拼搏都是梦。所谓的辉煌都是用自己的道德财富买来的,都扔在了世上再也拿不走了,如果再看到自己后人为这些财产相互争斗的你死我活,更是觉得这些辉煌都是罪了,这些人死后灵魂也都是去了三恶道。

既然要修行,就要立志将修行目标定在最高极顶才不失为大丈夫,这修行的目标极顶就是将自己的本来佛性证悟出来而恢复自己的本来佛身。而修行又不同于世间的事业奋斗,是极其不容易的,有不少的佛教徒虽然入了佛教圣殿,也受了皈依,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领会修行要义,没有准确地将努力运用在修行的正确方向上,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甚至是空过一生,所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佛法修行有无数的法门,分门别类地分为禅、教、律、密、净五宗,只要是肯立志修行,随缘人们的根基,都可以随时入门,佛陀不抛弃任何一个发心修行之人。但是前四宗都是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艰苦苛刻不说,还很容易着魔出偏,佛陀慈悲,在《楞严经》的最后两卷中将这种现象讲解的非常清楚,即修行的五十种阴魔,并讲出了着魔的因缘和应对措施。因此,对于大部分人的根基来讲,大不适宜,虽然这样能证出一定的圣位而显现一些神通妙用让人羡慕不已,但从可靠安全的角度讲,不能不让人慎重,这就是佛教中所讲的“宁可十年不悟,不可一日着魔”的警训。但是,佛法慈悲,不忘一切向佛之人,这才有了净土法门,净土法门的成功不是证出了什么圣果和成佛,而是以一个污秽的凡人之身而入成佛修行学校的圣门——极乐世界,这就相当于降低了入门修成佛果的门槛,这对一身世俗污浊的世人来讲,自然是一种福音。佛在《楞严经》中讲:……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具体方法就是让自己的心念在行、住、坐、卧之中,始终处于“那无阿弥陀佛”六字洪明的佛号称诵中,心念耳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功长日久,自会有不可思议的感应,除去身体健康、家宅平安不说,更重要的是在临命终时,自知时至、身无病苦、意不颠倒、心无贪恋、如入禅定般地感应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三圣现前,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到那里后,就已经脱离了六道轮回之苦而永恒,再受佛的当面教诲而成佛。到那时再返回到世间来也是乘愿而来,来去自由,明明白白。这就是修行的最高境界了。

人身难得今亦得、善法难闻今亦闻,如果在这难得的一次人生机遇中,不能证出自性中的如来佛性,那将是极大的遗憾。因为这一明白时刻失去,又不知要懵懂到何生何世才会再有这样的机缘。如果堕落下去,又不知要等到多少次生命轮回才能再有这样的时刻。所以说,当下立志修行成就,就是自己的最大智慧,也是人生的最大收获,因为人身获得的因缘就是救赎自己灵魂来的,是利用人的理性让自己的灵魂上天堂或是恢复佛身的,而世上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享受福报来的,既然没有救赎的努力,下世都是做鬼去了。

点赞(0) 打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