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世班禅健康成长                 长城 金瓶掣签确认转世活佛:1989年12月28日,第十世班禅大师在主持五至九世班禅灵骨合葬灵塔建成开光典礼之后,因操劳过度,心脏病突发圆寂于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出于对班禅大师遗愿的尊重,出于对广大藏族信教群众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的尊重,出于对藏传佛教宗教仪轨的尊重,国务院于班禅大师圆寂三天后作出《关于第十世班禅大师治丧和转世问题的决定》,内容主要涉及妥善保存班禅法体,建造班禅灵塔、祀殿及寻访班禅转世灵童。 转世灵童的寻访工作,在第十世班禅圆寂的当年也着手开始。1995年11月8日至于11日,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班禅转世灵童寻访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高僧大德人数之多,在活佛转世历史上是空前的。与会人士一致认为,班禅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必须遵循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特别是要坚持金瓶掣签和中央政府批准的原则。 1995年11月29日,藏历木猪年十月八日,是藏传佛教一个大吉大利的日子,拉萨大昭寺举行了为确认转世班禅活佛的庄严无比的金瓶掣签佛事活动。波米活佛(已经圆寂)从金瓶内三支名签中抽出一支,经 确认交予国务院特派员江村罗布,他庄严地宣布“坚赞诺布中签”……之后,经师波米.强巴洛珠活佛为第十一世班禅剃度,并为之取法名为吉尊.洛桑    强巴伦珠    确吉杰布.白桑布,意思是至高无上法力无边仁和慈祥的万乘之神。 1995年12月8日,位于拉萨日喀则市的扎什伦布寺法号齐鸣,经中央政府批准认定,第十一世班禅在这里正式坐床继位。扎什伦布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最大的寺庙。它始建于1447年,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一世达赖根敦珠巴主持兴建,从四世班禅起,这里便成为历代班禅的驻锡之地。从此5岁的班禅离开家来到主寺扎什伦布寺开始了修行生活。 出生普通藏族家庭:坚赞诺布(俗名)1990年2月13日(藏历第十七绕迥土蛇年10月19日)出生西藏嘉黎县一个普通藏族家庭。父亲索朗扎巴是嘉黎县的干部;母亲桑吉卓玛的家乡在藏北聂荣县尼玛乡,是嘉黎县新华书店职员。 坚赞诺布出生时,藏北正遭受到百年未遇的大雪灾。在生下坚赞诺布之前,索朗扎巴和桑吉卓玛已有了一个男孩。后来妈妈怀孕仅八个月零十天,就生下了坚赞诺布。新生儿五官端正,皮肤白皙,双眸黑亮。桑吉卓玛的父亲是个喇嘛,认为孩子颇具佛像,取名坚赞诺布。 坚赞诺布出生后好几个月里,不知从哪飞来一只像孔雀一样美丽的小鸟,总在院内屋顶盘旋,并栖息于房顶上。当地人都觉得是个吉兆。有一次,桑吉卓玛外出,将已八个月大的坚赞诺布托县学校一位教师的保姆照管,偶然间,教师发现坚赞诺布舌上的纹路组成的是一个藏文字母“啊”字。这个字母在藏传佛教中代表佛的化身,十分神圣。当晚,桑吉卓玛梦见白度母女神带她云游神的仙境,所见寺庙殿堂美不可言。白度母女神将坚赞诺布交到她手中后,飘飘飞升而去。当地寺庙的一个活佛闻讯而来,仔细观察了坚赞诺布,认真地告诉桑吉卓玛,她的孩子可能是个大活佛转世,要给他穿整洁的衣服,吃干净的食物,好好照看。 父亲索朗扎巴到今清楚地记得,坚赞诺布五六岁的时候和一般的孩子说话玩耍都不一样,比方说他玩的时候,从两三岁就很明确地一心一意玩和宗教有关的东西。 根据观湖显景,问卜算卦,自身吉兆非常明显,以及家乡景色等综合特征,扎什伦布寺的高僧一致认为该灵童是最具吉兆的候选人之一,有资格参加金瓶掣签。果不出预料,经过反复验证、卜算等一系列程序,坚赞诺布被选定为数名候选男童之一,并经数轮筛选后成为参加在大昭寺佛祖释迦牟尼像前金瓶掣签的三名灵童之一,最终被佛祖“法断”坚赞诺布为第十一世班禅转世真身。 坚赞诺布苦心修行:承继着藏传佛教的悠久传统,第十一世班禅既是一位信众崇敬的活佛,也是一位苦心修行的僧侣。在扎布伦布寺,班禅 开始了正规严谨的读经修法的生活。扎布伦布寺的高僧和班禅的经师一起为班禅专门制定了循序渐进的佛学修习计划。半年后,第十一世班禅受沙弥戒,三年后,接受了修习生涯中首次密宗灌顶。灌顶是藏传佛教僧人密法修行所必需的宗教仪式。藏语意为授予力量。 每天清晨六点半,第十一世班禅就已经起床整理完毕,他首先向摆放在寝宫内的释迦牟尼佛像三叩头,然后开始晨起诵经一小时。这是这位15岁的班禅大师坐床十年来每天都要坚持的功课。由于班禅现在是学习、背诵经文的最佳年龄,因此,对他的学习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 上午8点半到9点半,是第十一班禅念经学经的时间。这是班禅一天最主要的内容。在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中,修习内容是先显宗后密宗。显宗沿袭《因明》、《般若》、《中观》、《俱舍》和《戒律》,课程以这“五部大论”经书为主。“五部大论”学习下来至少需要22年的时间。 “十一世班禅的生活起居是严格按藏传佛教戒律安排的。他虽年纪尚幼,但礼仪周全、悟性颇高,实在令人敬服。十一世班禅十分喜欢佛像、佛塔、佛经、念珠和梵铃、手鼓等宗教法器,十分爱惜和爱护宗教器物。”七十多岁的十一世班禅密宗经师江洋嘉措大师精通五部大论,学识极为渊博,尤其是在藏传佛教密宗理论和实践方面,他造诣很高,远近闻名。自1998年3月应扎什伦布寺的邀请担任十一世班禅密宗经师以来,他已给十一世班禅传授了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等290多种密宗经文及其实践方法。 “班禅对长者谦恭有礼,对儿童呵护有爱。他还非常关爱生灵,每当看到小鸟、小猫、小狗等小动物时,他总是上去摸摸、抱抱、喂食,尽显慈悲胸怀。”对于十一世班禅的宏愿大志和学修造诣,江洋嘉措很是赞赏:“十一世班禅佛性湛圆,灵异超群,品德高尚,勤奋刻苦。虽然我用安多地区藏语方言讲授佛经,但十一世班禅很快就能心领神会。他现在不仅能用卫藏地区语言讲经诵佛,也初步学会了用安多地区的藏语方言念诵经文。1999年夏天,十一世班禅在扎什伦布寺主持长寿灌顶法会,连续背诵了上万字的《长寿灌顶经》而无一差错,真是了不起。十一世班禅的修学精神鼓舞了我,我决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将所学全部佛法智慧传授给他。” 扎什伦布寺的日光殿不小,但也显得拥挤了点,两边坐满了人,有寺庙各扎仓的高僧大德、前来参加辩经的僧人,也有许多观众。辩经是综合检验僧人学经成果的形式之一。辩经的内容是《五藏大法》中《囊珍》一节,班禅首先作为提问方,应战方是显宗院的嘎钦洛桑朗杰。只见班禅整理好袈裟,镇定神情,站在对方面前从容不迫地提问。他时而转身退步琢磨提什么问题、如何难倒对方,时而果断前行击掌提问,时而拖着长音,时而又好像突然袭击……一阵激烈辩经之后,变换位置,班禅作为被问方,提问方换上了嘎钦洛桑扎西。少年班禅端坐在厚厚的坐垫上,面对比自己早进寺庙10多年的僧人,他神情自若,应答自如,毫不怯阵。 十年中,先后有四位经师为第十一世班禅传授佛学知识。波米活佛是他的剃度受戒恩师,米玛石达经师是他的启蒙老师,还有精通显、密两宗的噶钦次仁经师和江洋嘉措经师。他们都是学识精深、在藏传佛教界享有崇高威望的高僧。他们为第十一世班禅的成长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活佛爱好广泛:在潜心学习佛学知识的同时,作为藏传佛教界的宗教领袖,第十一世班禅也会经常主持并组织一些重大的佛事活动。年纪轻轻的班禅已经能够熟练地掌握大部分宗教佛事活动的仪轨。 “班禅记忆力非常好,学习主动性很强。目前他已能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朗诵并理解课文且发音较准。现在他的英语和汉语已经达到初中二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水平。”班禅的老师姓许,是一位资深的老教师。每当班禅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时,许老师总是一个劲地说Good!Good!” 这久前,班禅参观一个展览,主办单位请他签字留念。他看了看簿子,从容落笔,一行漂亮的藏文书法跃然纸上,在场的人不禁啧啧赞叹。提起班禅的文化学习情况,他的一位老师兴奋地说:“班禅大师如今已认识了1000多个汉字。口头表达非常好,一般一篇课文读三遍就能流利朗诵。数学成绩突出,思维很活跃。有时讲完一道例题后,他自己竟能把以后要讲到的例题编出来问教师……” 班禅分别有一台台式电脑和一台手提电脑,他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电子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同时可以运用汉语言文字与人进行表达和交流。2005年2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拜见胡锦涛主席后,他写了一篇文章:《永志不忘的拜见》。平时,班禅对藏民族古老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遇到相关内容的展览或书刊,他从不放过参观、学习、请教的机会。同时他还喜欢诗歌、小说和运动,爱好摄影、电脑、书法等,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兴趣。 十年过去了,昔日的灵童已经健康成长为年青有为的宗教领袖。在扎什伦布寺,经常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千里迢迢赶来拜谒第十一世班禅,并把他们珍藏的佛像经书敬献给班禅。甚至还有远在海外定居的活佛,率领他的洋弟子,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朝拜第十一世班禅,以表达他们心目中的敬仰之情。                                                   摘自2005年4月15日《今晚报》 (在这里,我们不是看新闻内容,而是作为灵魂永恒的最真实最实际的例子来推荐的。不仅是这里的班禅转世有极为明显的前世痕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有相关的痕迹,只是没有大师那样的明显、神圣和针对性而已。世间留传的婴儿百岁抓生的习俗就是验证这类痕迹的最直观游戏,孩子偏爱哪些东西,就说明是他前生与该物件打交道为多。所以说,以后的前程也有可能与这类的物件有关。班禅大师转世,他的许多迹象都表明了他的福报极大。如果说,将我们的身世、身份与班禅大师作比较,谁都会说是痴人说梦,不自量力,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努力,完全可以当生成就,那就是依法修行,依教奉行,精进努力,必能成功。只要是人身获得了,无论是帝王贵族,还是流浪乞丐,完全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没有任何的特权、等级与优劣,甚至越是地位卑微、财富贫穷的人越容易成功,为什么?因为众多的物质享受是人修行的极大障碍,是修行的包袱,不将包袱甩掉,如何修行,贫贱人就没有这层负担。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将自身中的法身智慧证悟出来,同样是佛的真身,与班禅大师,甚至与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完全一样地没有任何分别,因为这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不是谁给予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本来自己,只是我们被世间的诸多外相和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将本来的自己严重污染遮蔽而已。如果是在这难得的一生中,没能将自己的本来面目证悟出来,完全就是一生空过,如果不慎地将人身失去了,那就是悲惨到了极点了。)

点赞(0) 打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