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信仰 问:我听说,在办外国护照鉴证时,如果在宗教信仰一栏中没有宗教信仰,就不容易通过,我国有不少人根本就没有信仰,我国又是不提倡宗教的无神论国土,国外这样对待我们,这是不是没有道理。 答:这是一个意识问题,因为他们认为做一个人就要有宗教信仰,没有宗教信仰就等于是没有教养,没教养的人是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的,为了本国的安定利益,不 对话篇 2017年08月14日 0 点赞 2364 浏览
说说让座之类 问: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文明正在接受新的挑战,比如说让座问题,还有遇到有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还有做好事会不会有好报的问题等等,搞的人们无所适从,您能不能从佛法的角度给一个好的解释? 答:从佛法的角度解释这类的问题非常简单,这是人的精神境界水平问题,人处于什么样的精神境界水平上,自有相应的认知、感悟与行为。这是一个自古至今永恒不变的问题, 对话篇 2017年08月14日 0 点赞 1428 浏览
大年初一 有老人跳河自杀了 问:老师,新年好!可我不是给您拜年来的,是向您请教来的,因为在大年初一清晨7点多钟,我在过一条河时,看到桥下水面上漂着一团东西,似乎是防寒服,有两个人在用绳子施救,听人说是在两小时前,有一位老爷爷,穿着防寒服装,下到河里,在薄薄的冰面上,缓缓地向桥底下走,岸上仅有两个人,连连地大声喊着,不让他走,可他还是一意孤行地向桥下的溶化水面走去 对话篇 2017年08月14日 1 点赞 1681 浏览
中华文化 问: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与民族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答: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一个民族的文化相当于这个民族的教养,相当于是精神灵魂,有什么样的精神灵魂,就有什么样的民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的优劣,决定了民族的文明与野蛮,也决定了民族的兴衰。 问:我原来也有过崇洋媚外的想法,认为西方文化文明、开放、自由,想 对话篇 2017年08月14日 0 点赞 1342 浏览
生命与生命的价值 问:谁都知道,生命是最宝贵的,它胜过世上的一切。可是也有些人却把生命看得非常轻,却把所谓的人性、道德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在生死关头,宁可放弃生命,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性信念。你说,这个道德、人性信念是个什么东西,难道比生命还重要吗? 答:这是你不了解生命的本质。如果你知道了生命的本质,也就会把生命看得很轻了。其实生命是没有的,是人 对话篇 2017年08月14日 0 点赞 1327 浏览
说修行 问:什么是修行?是不是宗教中的修士所做的事是修行? 答:不错,宗教中的修士的所作所为是修行,但并不是说只有宗教中的修士才是修行,只要是为了完美自身的人性,广做善事的善良人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修行。每个人为了他人,为了社会,为了自然的利益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意或无意地在修行。修行,顾名思义,就是修行自己的思想行为,使之符合一定的规 对话篇 2017年08月14日 0 点赞 1420 浏览
如何做人 问:你说,像我这般岁数的人还谈做人的问题,是不是太幼稚了。 答:你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是太幼稚,而是你善根发的一点启动。是你提出了人人应该自省的根本问题。世俗社会有不少关于怎样做人的论述,俗称道德教育。几千年的宗教工作宗旨就是教人解决这个问题。你说这个问题还幼稚吗?与永恒的灵魂相比,人生本来就是一瞬间,所以说,无论在人生的什么阶 对话篇 2017年08月14日 0 点赞 1329 浏览
流俗众 仁者稀 问:弟子规中讲: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是什么意思,请您讲一下。 答:同样是在世间的人们,品行高低各不相同,没有正确的牢固主见,人云亦云跟潮流跑的普通人占大多数,这叫流俗众。而有仁德,有一定的正确牢固信念的人很稀少。这个仁字有两重含义,一个是善良,另一个是有智慧。因为善良是产生智慧的根本,有智慧的人也必然善良,所以统 对话篇 2017年08月14日 0 点赞 1726 浏览
关于代沟 问:生活不同时代的人,常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意识,有时不同的观点意识还会产生很深的矛盾和冲突,人们称这种现象为代沟,您说,这样的代沟怎样才能消除和化解呢? 答:有人的地方就有分歧矛盾,分歧与矛盾从何而来,是从各自的顽固执着而来。如何消除,只有佛法修行,精神境界提高了,分歧自然就没有了,矛盾也就不存在了。两代人间是这样,整个家庭是 对话篇 2017年08月14日 0 点赞 1439 浏览
道德与经济 问:社会提倡两大建设,一个是道德建设,再一个就是经济建设。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现在已经缩短了与发达国家间的距离,有些还要超过发达的国家,但是,道德建设却是大大地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才造成我国人民的外在形象受损,这种现象是怎么造成的呢? 答:我国本来是有几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儒学说教是最圆满、最系统的人道说教, 对话篇 2017年08月14日 0 点赞 1483 浏览